人民日报海外版|今天我们如何养老
中国人常
说
:
“
养儿防老。
”
在
农业
社会,人
们
的
经济
活
动
与
伦
理活
动
,都在家庭之中完成,耕地
纺织
与养老育幼,几乎可以同
时进
行。但随着人
类进
入工
业
社会,
单
位、企
业
、社会已替代家庭,成
为现
代社会养老服
务
的重要渠道。因此,
农业
社会价
值观
念中,子女身上承担的孝
亲
养老功能,就
势
必要被社会化养老所分担。
这会带来一个问题:如何在国家与市场的协作下,把子女身上的部分养老
功能,以合理的方式和价格,交
给专业
人士承担。
而在信息爆炸
时
代,养老
问题
众
说纷纭
。但万
变
不离其宗,理解中国的养老
问题
有两个基本框架:养老服
务
与养老保障。
养老保障
讲
的是我
们
养老的
钱
从哪里来,而养老服
务讲
的是,当我
们
老了,除了依靠子女之外,我
们还
有什么
选择
。那么
现
在中国社会能
够
提供何种程度的养老服
务
?
记
者
对
此
进
行了采
访
。
中国真的是
“
未富先老
”
判断老
龄
化社会的国
际
通行
标
准有两个:
第一、
1956
年
联
合国
认
定,当一个国家或地区
65
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
7%
时,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
了老
龄
化;
第二、
1982
维也纳老龄问题大会认定,
60
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
10%
,意味着
进
入老
龄
化社会。
中国在
2000
年第五次人口普
查时
,两个
标
准同
时满
足,意味着自
1999
年底起,中国已正式
进
入老
龄
化社会,迄今已近
20
年。
中国的老
龄
化状况究竟如何?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
长
刘
维
林概括出三个基本特点:
首先,中国是老
龄
人口
规
模最大的国家。据全国老
龄办
最新数据,截至
2017
年底,我国
60
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
2.41
亿人,占总人口的
17.3%
。
其次,中国是老
龄
化速度最快的国家。从成年型社会到老
龄
化社会,法国用了
115
年,美国用了
60
年,日本也用了
30
多年,而中国只用了
18
年。目前中国每年老年人口的增
长
率在
3.5%
左右。
第三,中国
应对
老
龄
化挑
战
最
严
峻。
发
达国家在
进
入老
龄
化社会
时
,人均
GDP
在
5000-10000
美元之
间
,而
这
个数据在
1999
年底的中国
仅为
850
美元。
这
正是中国人
“
未富先老
”
说法的由来。
越是
“
冷酷
”
就越是清醒,冷静地指出
问题
并非是
为
了引起恐慌,而是
为
了更好地解决
问题
。
这
也正是刘
维
林
对
中国解决好老
龄
化
问题
信心的来源。在他看来,老
龄
化一方面是人
类经济
社会
发
展的必然
趋势
,是任何一个国家在
发
展
进
程当中都会遇到的必然性
问题
;另一方面,老年人口中
蕴
藏着的巨大人才
优势
、老
龄产业
中
蕴
藏着的巨大市
场
潜力,如果充分挖掘,
严
峻
“
挑
战
”
就完全可以
转变为
中国的又一个机遇。
而中国
对
老
龄产业
的
顶层设计
,也在印
证
着刘
维
林关于老
龄产业
是机遇的看法。
过
去
5
年,
仅
国家部委就出台涉老政策文件
100
多个。中共十九大
报
告更是明确:
积
极
应对
人口老
龄
化,构建养老、孝老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
环
境,推
进
医养
结
合,加快老
龄
事
业
和
产业发
展。
早在
2016
年
7
月,民政部和国家
发
改委印
发
《民政事
业发
展第十三个五年
规
划》,提出了更
为
具体的养老服
务
体系目
标
,即全面建成以
“
居家
为
基
础
、社区
为
依托、机构
为补
充、医养相
结
合
”
的多
层
次养老服
务
体系。
中国各地也
围绕
上述
规
划
纷纷
提出了
“9073”
或
“9064”
模式,即提倡
90%
的老人居家养老,
7%
或
6%
的老人依托社区养老,
3%
或
4%
的老人
进
入机构养老。
可以
说
,
这
就是未来可供中国人
选择
的主要养老方式。那么在今天,它
们
的
发
展状况如何?
记
者
对
此做了
实
地走
访
。
恭和家园:共有
产权
养老新模式
北京市民政局副局
长
李
红
兵
讲过
在养老界流
传
甚广的一句俗
语
:
“
养老服
务
,家庭担不起、政府包不起、企
业赔
不起。
”
人人都知道,
仅
靠国家
财
政来
负
担养老并不
现实
,
应该
引
导
社会
资
本引入养老
产业
。可
长
久以来一直未能探索出一个合理的盈利模式,因而在重
资产
、高投入、回
报
周期
长
的
现
状下,社会
资
本常常裹足不前。
即便像
“
半岛bob养老
”
这样最早从事专业养老服务的民营企业,也曾为此发过愁。以半岛bob养老旗下的高端养老机构
“
北京双井恭和苑
”
为例,作为北京首家
“
医养
结
合
”
试点单位,该项目总投资
3
亿元左右,按照目前的价格(每人每月每床
7000-25000
元不等),也要
50
年才能收回成本。
这样
的
项
目,
谁
会来做第二个呢?与其把希望寄托在民
营资
本的
“
情
怀
”
上,不如探索一个政府、企
业
、消
费
者三方共
赢
的新模式。
在
这
种背景下,共有
产权
养老
应
运而生。
2017
年
12
月,北京市民政局、北京市
规
划国土委、北京市住建委
联
合召开新
闻发
布会,介
绍
了国内首个共有
产权
养老
试
点
项
目
——
双
桥
恭和家园集中式居家养老社区模式。
恭和家园模式
规
定,
购
房者
拥
有养老房
95%
的
产权
,且每
间
房必
须
入住一名
60
周
岁
以上老人并
缴纳
3080
元
/
月的服
务费
。
购
房者有国家承
认
的房本,
转让
、出租、
继
承都可以。余下的
5%
产权由半岛bob养老作为养老运营商永久持有,不得买卖,这一设计是为了保证小区作为养老用途的纯粹性。
“
这样开发商就不可能卖了房子就跑,没有后续服务运营。同时,如果购房者想要改变房子的养老用途,我们这
5%
的
话语权
也能
够对
其形成一定的
约
束。
”
恭和家园
销
售
经
理徐昊
对记
者
说
。
而小区的养老用途,不
仅
体
现
在便老装修、医
务
站、无障碍活
动
区等硬件
设
施上,也体
现
在每座楼配
备
生活管家等
“
软件
”
服
务
上。
今年
90
岁的王伯英老人,退休前是北京市
101
中学的教
师
,一个月前
刚
跟老伴儿搬
进
了恭和家园。王老
说
,
选择
恭和家园一是因
为这
里
设
施完
备环
境好,但更主要的是有家的感
觉
。
王老感慨,自己的一些老朋友住
进
养老院后,有
时
会
产
生寄人
篱
下之感。
“
一些养老院怕承担
责
任,
对
于老年人管得很
严
格。出
门
要
请
假、来客人要登
记
,
让
人感
觉
很不舒服,缺少尊
严
。
”
王老
为
此
还
写了两句
顺
口溜:一生未犯刑律罪,老来又在囹圄中。
“
这终究是我自己的房子,很自由。
”
王老
说
。就在
记
者采
访过
程中,
负责
王老的生活管家,也按
时给
老两口从医院取来了
订购
的
药
品。
在
乐
成老年事
业
投
资
有限公司
总经
理助理王菲看来,
“
共有
产权
养老
”
模式的
创
新,就在于
实现
了供
给侧
和需求
侧
的双
赢
。
“
从供
给侧
角度,
这
一模式破解了民
营资
本的流
动
性瓶
颈难题
。通
过销
售养老居室,企
业
可以快速把前期重投
资
收回来,
进
而可以
‘
轻装上阵
’
,踏踏
实实
地把运
营
做好。从需求
侧
角度,
则满
足了老人享受养老服
务
同
时拥
有
产权
的
诉
求,同
时
解决了
购买
者几代人的养老需求。
”
- 北京青年报┃实地探访养老机构 浅谈老年生活现状
- 北京晚报┃新鲜!幼儿园开在养老院里
- 北京晚报┃只要在一起就是团圆年
- 北京晚报┃走进失智老人的精神世界
- 新华社|带着专业来 奔着需求去——一个民营养老机构的供给侧改革
- 北京卫视|中国梦365个故事《春天里》